海量财经丨车规级与消费级芯片“对垒”:奥迪力挺车规级,表示绝不拿用户安全练手

Connor MEXC交易所 2025-07-16 1 0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报道

近日,汽车行业围绕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的技术路线争议持续升温。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在一段视频中详细解释了奥迪品牌在芯片选择上的严格标准,强调了车规级芯片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李凤刚明确表态:“汽车绝非快消品,奥迪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在涉及乘客生命安全的核心领域,绝不容许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上车,更不会拿用户安全练手。”

海量财经丨车规级与消费级芯片“对垒”:奥迪力挺车规级,表示绝不拿用户安全练手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发表言论称绝不拿用户练手

从零下40度到零上150度

车规级芯片工作温度范围更耐受

李凤刚表示,车规级芯片是指通过了国际标准AEC-Q100和IATF 16949等一系列认证的芯片,这些芯片在设计上需要考虑汽车所面临的复杂恶劣环境,如高温、低温、雨雪、沙尘、颠簸震动等,因此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比如车规级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零下40度到零上150度,而消费级芯片仅需满足0度到70度的工作温度。

此外,车规级芯片的使用寿命也远超消费级芯片。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设计寿命通常为3到5年,而一辆汽车的使用寿命往往达到10到15年甚至更久。因此,车规级芯片要求供应商能够稳定供货10年以上,并且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要求极高,需要通过多批次的法规AEC-Q验证。

安全余量是另一个重要区别。李凤刚在视频中说,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费级芯片的缺陷率允许达到500PPM(即每100万件中允许有500件出现故障),而车规级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万分之一。

海量财经丨车规级与消费级芯片“对垒”:奥迪力挺车规级,表示绝不拿用户安全练手

展开全文

视觉中国/图

新势力车企消费级芯片“上车”

行业专家:车规级芯片是未来趋势

近期,刚开启交付的小米YU7在智能座舱领域做出了大胆尝试,搭载消费级的高通骁龙8 Gen 3芯片,而未选用常见的车规级芯片高通8295或8155。实际上,小米汽车并非首个“吃螃蟹”的车企。在它之前,特斯拉就已率先在旗下车型中搭载AMD的消费级芯片,问界早期车型也曾配备华为的消费级芯片。

此外,还有不少车型选用了高通骁龙625、665等消费级芯片。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小米汽车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网红效应,就像李凤刚发布的视频,也是借着这股热度,来阐述一汽奥迪的造车理念。

山东一家信息技术公司负责人表示,使用消费级芯片并非只是成本问题,而是有更好的生态整合能力,部分车企为了车机系统更加智能从而使用了消费级芯片。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使用非车规级芯片在短期内或许能带来一定益处,但从长远来看,的确存在隐患。

从芯片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高通、华为等头部企业已经实现重大突破,完成了从专注消费级芯片到消费级与车规级芯片“两手抓”的能力跨越。以高通为例,专门成立了汽车业务部门,可见其对车规级芯片市场的重视。

相关行业专家分析称,芯片要获得车规级认证,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这一过程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也需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人力成本。目前,多数芯片企业基本完成车规级认证的全流程,未来汽车行业大概率会回归到全部采用车规级芯片的技术路线。

评论